我们总在水族箱前挪不开眼,那些游弋的彩色精灵有种奇怪的魔力。今天聊的《七彩神仙鱼品种大全》里藏着太多秘密,红得像火烧云的,蓝得像深海光的,还有镶着金边的活宝石。养鱼老手们总说看懂了它们,就懂了半个水族世界。
这些小家伙根本不是天然产物
野生祖先其实灰扑扑的,现在看到的霓虹色全是人类几十年选育的结果。德国人最早折腾出红松石纹路,新加坡人搞出了黄金变异种,香港鱼场把金属光泽玩到极致。每次跨洋运输都会死掉大半,活下来的突变体就成了新品种源头。
血统战争从未停止
1.所谓德系七彩背鳍高耸如帆,鳞片带着细密纹路,缺点是容易得肠炎。鱼缸里要铺中性砂石(不改变水酸碱度的沙子),水温卡在30度最保险。喂食得用特制汉堡(鱼虾肉混合饲料),活饵容易带寄生虫。
2.亚洲系体型圆润像铜钱,钴蓝底色配红色条纹最经典。这种鱼对水质突变特别敏感,换水要比对红酒还仔细。老玩家会留两缸备用水,一缸调成弱酸性,一缸做成弱碱性应对突发状况。
3.蛇纹系是近十年新贵,身上花纹像裂开的冰裂纹瓷器。这种鱼有奇怪的领地意识,混养时总会有一条被逼到水泵角落。解决方法是在缸里放沉木隔断,它们需要自己的小房间。
颜色玄学手册
钴蓝品种在弱光环境会变成忧郁的灰蓝色 ,但开灯半小时就恢复成 Tiffany 蓝。红点绿七彩的斑点其实不是色素,是皮肤反光层结构变化造成的视觉效果。最贵的紫嫣红品种根本不耐运输,鱼鳍边缘的紫色会在颠簸中褪成粉白。
有些鱼商喜欢用激素催色,那些异常艳丽的个体往往活不过半年。真正的好鱼会有种收敛的光泽,像博物馆里的古法琉璃。看眼睛最准,健康的七彩神仙鱼虹膜带着金环,蒙眼的鱼再漂亮也不能要。
饲养者的隐秘快乐
繁殖箱里总发生伦理剧,强势母鱼会偷吃其他鱼的卵。我们用毛线绑成产卵桶,它们就乖乖在上面排整齐的卵。小鱼起飞(脱离卵膜)第三天最危险,成鱼突然认不出孩子会开始吞食,这时候得立即移走亲鱼。
资深玩家都守着些奇怪传统,比如不用数字编号鱼缸,坚持给每条种鱼起人名。玛丽阿姨那条黄金公鱼养了七年,死后被埋在君子兰盆里,这种故事每个水族店都能听到几打。
也许我们爱的就是这种不完美,那些突然暴毙的昂贵个体,那些怎么也配不出的梦幻色彩。《七彩神仙鱼品种大全》永远写不完,明年又会有带着新基因的奇迹浮出水面。玻璃缸倒映着我们的脸,和鱼群游过时荡漾的彩光混在一起,这大概就是养鱼人戒不掉的温柔毒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