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学生党在上海租房怎么捯饬屋子才不踩坑,其实这事儿和打双人游戏差不多。
《上海装修攻略学生双人游戏》 这个标题蹦出来时,脑子里闪过无数个深夜和室友挤在十平米房间边刷漆边吵架的画面。两个人配合好了是通关秘籍,配合不好就是互相坑队友的灾难现场。
装修的本质是资源分配的回合制游戏
1.预算像血条,掉得比想象快。我们总以为五千块能搞定软装,结果发现光窗帘轨道就能吃掉十分之一。
2.时间轴永远对不上。课表、兼职、快递配送时间,三个人凑一起比消消乐三消还难。
3.审美冲突堪比BOSS战。他想要工业风水泥墙,你觉得宜家样板间才是归宿,这时候需要存档读档的智慧。
那些年我们交过的学费
建材市场的水深过黄浦江。说好的实木贴皮其实是密度板刷漆,号称德国进口的螺丝钉包装上印着拼音。有次在宜山路转了三小时,最后发现淘宝同款便宜百分之四十还包安装。
记住所有说"绝对环保"涂料商都在说谎,就像游戏里NPC的支线任务提示 。
双人模式隐藏技巧
1.分工不是按面积是看特长。会画CAD的管布局,砍价厉害的负责买材料,剩下那个至少得会组装螺丝刀。
2.留白比填满更重要。给未来三年的快递箱、自行车、前男友送的丑玩偶预留空间。
3.灯光是作弊器。十五块的串灯往书架上一缠,连夜排队抢的演唱会门票突然就有了艺术感。
真实案例的复活币
徐汇区那对医学生把阳台改成了双人自习室,折叠桌打开能放两台电脑,合起来就是瑜伽垫。闸北的文艺情侣用旧课桌拼出了带轮子的岛台,下面藏着电饭煲和泡面箱。最绝的是杨浦区两个美院生的操作,他们把房东不让动的丑瓷砖全贴了可移除墙贴,退租时撕下来像没来过。
最后那段话
折腾房子的过程总会暴露些奇怪的人生真相。我们以为在挑选墙色,其实在练习妥协的艺术;看着测量数据吵架时,突然就懂了什么叫亲密关系的容错率。这些藏在腻子粉和螺丝孔里的琐碎,多年后会变成比毕业照更鲜活的记忆切片。毕竟能一起在五平米厨房里转开身的交情,约等于游戏里背靠背通关的战友情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