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朋友开黑打三国杀,总有人选高顺时犹豫不决。三国杀高顺强度如何这个问题,其实挺有意思。这个历史上吕布帐下的陷阵营统帅,在卡牌游戏里总给人一种"差点意思"的感觉。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位容易被忽视的武将,看看他的真实水平到底在哪条线上。
高顺的技能设计有种矛盾的魅力
1.陷阵这个技能名字很霸气,效果是出杀时可以多指定一个目标,但自己得弃一张手牌。听起来像强化版的多杀,实际用起来会发现限制不少。手牌消耗比想象中快,尤其在残局阶段经常面临"杀得出去却续不上"尴尬。
2.禁酒这个锁定技有点黑色幽默。不能喝酒回复体力,偏偏自己又容易成为集火目标。游戏里不能回血的武将不少,但像他这样主动禁止治疗的确实少见。这种设定让高顺的生存能力打了折扣。
3.两个技能之间存在微妙对抗。陷阵要消耗手牌,而没手牌就很难防御。禁酒又让他的血量更难维持,这种左右为难的设计反而让操作更有深度。
实战中的高顺像走钢丝
1.优势局里他能打出漂亮的多杀联动,特别是配合某些装备时,一轮爆发可能改变战局。但这种情况需要天时地利,更多时候我们拿着他只能当个普通菜刀将用。
2.逆风时特别难受。手牌被压制的状态下,陷阵完全变成摆设。不能回血的特性又让他比同类武将更容易暴毙,经常出现"还没发挥就退场"的窘境。
3.身份适应性方面,反贼还算凑合,忠臣和内奸就比较勉强。主公位更是不推荐,四血的身板扛不住反贼的针对,禁酒的副作用会被无限放大。
横向对比类似定位的武将
1.和张飞相比,都是多杀型角色。张飞简单粗暴但依赖连弩,高顺灵活些可代价更大。真要选的话,大部分人可能还是倾向张飞这种更稳定的输出。
2.界徐盛这种新派菜刀将面前,高顺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。人家是实打实的强命加伤,他还要纠结手牌消耗问题。版本迭代让老武将的处境越来越艰难。
3.在群雄阵营里,高顺的竞争力不如华雄、颜良文丑这些。不是说完全不能用,只是同等条件下有更优解。这大概就是冷门将的宿命。
卡牌配合方面有些意外惊喜
1.丈八蛇矛简直是量身定做的武器。两张废牌当杀正好缓解手牌压力,多目标特性又能完美发挥陷阵效果。有这装备的高顺完全是两个强度。
2.白银狮子成了禁酒技能下的救命稻草。不能主动吃桃回血,装备被拆时的被动回复就显得特别珍贵。这种细节上的互补很有趣。
3.古锭刀这类增伤装备其实不太搭。看起来能加强输出,实则加剧了手牌消耗问题。没有包养的情况下,这种组合往往适得其反。
环境变迁对高顺的影响
1.军争模式加入后,铁索连环传导的伤害让他更脆了。不能回血的弱点在AOE横行的环境里被放大,经常莫名其妙就被余波带走。
2.新推出的武将越来越超模,高顺这种老将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。现在对局节奏快得飞起,哪有时间让他慢慢攒牌打配合。
3.不过某些娱乐局里反而能玩出花样。配合曹昂、刘备这些能给牌的辅助,偶尔能打出惊艳操作。只是这种理想情况可遇不可求。
高顺的强度像开盲盒
1.牌运好时能打出核心级的表现,脸黑时全程划水。上下限差距大是这个武将最显著的特点,我们永远猜不到他下个回合是超神还是超鬼。
2.操作难度比想象中高。什么时候该省牌,什么时候该爆发,这些决策点都需要经验积累。用得好和用得差完全是两个英雄。
3.最气人的是明明差一点就能carry,却总是棋差一着。这种遗憾感或许就是高顺的魅力所在,总让人想着"再来一把肯定行" 高顺像瓶老酒,需要慢慢品
1.初看平平无奇,玩多了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。那些看似矛盾的技能设定,反而造就了独特的游戏体验。
2.不强不弱正好卡在中间线上,这位置其实很微妙。太强会烂大街,太弱没人玩,现在这样反倒有一批忠实玩家。
3.每次用他都有新发现,这种常玩常新的感觉在快餐化版本里很难得。或许我们评判武将不该只看强度,操作乐趣同样重要。
高顺教会我们接受不完美
1.他确实不够强,但足够特别。在追求胜率的游戏环境里,保留这样有缺陷的武将其实很有必要。
2.用高顺赢的局总是格外痛快,因为知道赢得不容易。这种成就感是那些无脑强将给不了的。
3.游戏需要各种类型的角色,就像战场需要不同兵种。高顺的存在让武将池更丰富,也给玩家多一种选择。
说到底,三国杀高顺强度如何这个问题,答案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"强度"。
他就像个倔强的老兵,明知胜算不大还是提着刀往前冲。用数据衡量可能只是二流,但带来的游戏体验绝对独一无二。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,偶尔选把高顺慢节奏地打一局,未尝不是种享受。